术呢?” “陛下,并非微臣反对出兵围剿逆贼,而是眼下实非陛下出兵的大好时机哪!”袁绍面皮上已经渐渐呈现出一丝不快之色,不耐烦的看着维新帝,“陛下,你出生皇室统率天下万民,却不谙军事,不明天下大势,微臣还请陛下能够多一些耐心!” 见维新帝与袁绍之间的氛围有些僵持,荀谌急忙上前言道“陛下,袁将军之意并没有不敬之意,只是如今这天下的局势确实有些微妙,袁将军暂且不能出兵豫、扬州而已。 且不说袁术拥兵数十万,麾下将校过百人,绝对不是什么好啃得骨头,我们就单说一说这袁术所在之地扬州和豫州。扬州和豫州深处中原以南,北依兖州,南邻江南,若是我等一旦出兵,必然途径兖州等地。 陛下试想,陛下及吕将军等人才从兖州游猎至此,兖州已被曹贼所控制。前番曹贼兵发徐州,我等趁机纳了其大本营,与那曹贼有着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 陛下,如若我等出兵,请问陛下我等将如何安然度过这兖州的沃野千里?是直接杀入兖州呢?还是派人与曹贼和谈商议,共同出兵袁术?难道曹贼就不担心我等假途灭虢,我等就不担心曹贼将计就计一股脑吞并了我等手中的力量?” 特么的,这袁绍果然又是另一个董卓,其麾下的将校和谋士同样与那李儒如出一辙! 维新帝压抑住心中的不快,脸上浮起一丝讥讽“友若的言下之意,是要朕继续隐忍,不再追究这叛国臣子的罪恶?” “微臣并无此意!”荀谌朝维新帝施了一礼,向堂下吕布、李儒及董承等人扫了一眼继续说道,“陛下,雒阳城中永安帝对陛下虎视眈眈,曹贼又与陛下有宿怨深仇,此时与袁术大动干戈并非良策。 倒是我冀州与幽州为邻,与并州接壤,幽州公孙瓒不尊王道,残忍嗜杀,屡屡犯我边界,而今又威逼陛下的王叔刘伯安刘幽州。若是陛下以大局为重,先定幽州,再安并州,微臣相信届时陛下的实力必然大增。 而且,微臣同样也相信,袁术此 时反叛,永安帝必然会令王德玉挥兵南下,陛下不妨暂时隐忍一段时间,永安帝与袁术挣个鱼死网破之时,我等再兵锋直指雒阳,何愁雒阳不破?陛下的大仇不报?” 维新帝转头看了陈宫和董承一眼,见二人皆是点头,这才将那一腔怒火生生的按在心头“准,先定幽州,再按并州!” …… 丹阳郡,郡衙。 看着堂下众人,孙坚的面目上依旧平静,但内心同样是心绪难平。但他与维新帝以及永安帝不同的是,他没有一腔怒火,只有一腔热血和亢奋。 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他再也不用受制于袁术,他将成为江东的新主人。 不过,他虽然还能隐忍面不改色,但刚刚十岁的孙权此刻哪里还忍得住? 孙权看着堂下的将校和谋士,只觉得满腔的热血直贯脑门,急忙出列抱拳“阿翁,此时袁术狗贼高举反旗,必然迎来朝廷的滔天怒火,却也是正我等的机会。 阿翁,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反了袁术,一方面为自己正名,一方面可趁袁术与朝廷大战焦灼之际,占据江东数郡,壮我孙氏的势力和地盘?” “公瑾,你如何看待此事?”见周尚、吴景以及黄盖等一干老臣并无表示,孙坚对二弟的建议也不置可否,孙策急忙向一旁的好友周瑜求助道。 兄长还是如此急迫,这性子怎么就越磨越锋利了呢?周瑜暗暗摇了摇头,出列站在孙策一旁谏言道“主公,二公子和大公子的话绝非并无道理,还请主公务必早做决断!” 孙坚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公瑾之意莫非也要本将军和袁术决绝,但本将军与这袁公路毕竟还有同袍之择,这个时候在他背后捅上一刀,怕是不好吧?” 周瑜拱了拱手,侃侃而谈“袁术虽然亦曾表奏过主公为破虏将军,但袁术与主公并无提携之德,也无知遇之恩,只不过想与主公结盟,同时作为其打开江东局面的一把刀而已。 成大事不拘小节,主公又何须顾虑这昔日的同袍之谊呢?如今袁术举旗,天下反袁,与昔时关东联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