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袁术称帝的消息仿佛长了翅膀的鸟儿,一瞬间便传遍了大汉九州。 可惜,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袁术的意料。 虽然他成功的导演了这一出登基大戏,但所有的演员却都成功的绕过了他亲自制定的剧本,包括他以为必然上演两虎相争的王黎、袁绍,以及“替他”打下江东数郡的孙坚。 …… 雒阳,德阳殿。 司徒杨彪、司空荀爽、太尉黄琬、大司农王允、尚书令荀彧以及大鸿胪陈纪等人皆在朝堂上。 看着案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十六岁的永安帝刘辩勃然大怒,那股深深的屈辱感再次出现在心头,猛地大手一甩将奏章悉数扫在地上,王霸之气尽现。 “王德玉呢?他是吃干饭的吗?他昔日的那些功绩难道都是注水的萝卜吗?为何他执掌京畿一年来,大汉十三州分崩离析的趋势越来越快,而诸侯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朕让他去长安迎接朕那皇弟归京,结果,皇弟竟然从他的眼皮底下溜到兖州去了。朕令擢升他为前将军,河南府尹,结果又让诸侯坐大,袁术次子僭位称帝。 王司农,朕知道你是王德玉的二伯,你自己给朕说说,他如此怠于朝廷诸事,可是重臣的风范?” “陛下息怒,陈留郡王一事以及袁术叛乱之事德玉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德玉也有苦衷,还且陛下容臣与陛下细说一番!”王允急忙拜于殿下。 永安帝按捺住内心的极度愤懑,朝王允点了点头“那你且将王德玉的难处于朕说上一说,也让朕看看咱这名闻天下的前将军是否真的玩忽职守?” 王允掏出笏板奏道“启禀陛下,前将军王黎自任职河南府尹执掌京畿以来,先后颁布租用调制等税赋改革,两京百姓受惠者众,两京人口已升至董卓乱朝前的三分之二,两京人口已达一百余万。 亦曾一举收复雍州数郡,及荆州南阳一郡,将其重归于我大汉的怀抱,武略亦是颇有功绩。至于陛下所提及陈留郡王归于兖州及袁术叛逆一事,王黎的确有一定的责任。 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王黎仅为四方将军,而陈留郡王身为王爷,陛下的皇弟,袁术一门四世三公,同为四方将军,陛下以为以王黎的身份可能管制于这二人?” 看着堂下的王允,永安帝心中的耻辱感和怒火愈发的深了,眼中的冷漠亦如寒冰“依王司农的意思是希望朕继续给王黎放权?让他代朕巡授天下?” “陛下,此言不妥,前将军并无他意,还请陛下收回这等诛心之言。不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王允从地上直起身来,眼中的真诚和忠贞同样可见。 “陛下,如果你还想完成我高祖皇帝当年打下来的江山一统,那么,微臣恳请陛下拜前将军王黎为丞相兼大将军,全权处理陈留郡王及袁术一事!” 永安帝目光如剑,扫视着堂下诸位大臣“那么,卿等又以为王司农之言可否?” “陛下,陈留叛国,袁术反汉,为今之计应当火速派遣大军将这股逆火扼杀于摇篮之中。王司农之言 老成谋国,臣等附议!”杨彪、荀爽、荀彧及黄琬等人齐齐跪在地上,高声齐和。 永安帝努力的撑着龙椅,咬牙切齿的蹦出一个声音“准!” …… 永安帝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前有袁术叛乱,后有王黎用兵自重要权,心中的屈辱和怨愤越积越深。而他的同胞兄弟维新帝同样也在受着耻辱。 不过,与雒阳德阳殿中不同的是,王黎希望放权昭告天下讨伐逆贼,而袁绍则是不想前往豫州和扬州。 冀州,魏郡黎阳。 维新帝用着同样的目光看着堂下的袁绍,半晌才从嘴里蹦出一句话来“按袁卿之意是不打算讨伐逆贼袁术了?可是因为其乃是你同胞兄弟之故?” 袁绍摇了摇头,起身道“陛下此言差矣!当年,那竖子受人挑唆,悍然出兵围攻我冀州之地,微臣与那竖子早也没有了血脉亲情,有的只是袍泽兄弟的仇恨!” 维新帝冷哼一声“既然袁卿与朕皆视那逆贼为仇人,为何袁卿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朕出兵围剿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