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三章 势起(2 / 4)

神鬼行纪 山中佬人 7234 字 2019-12-13

李澄回到“师傅!弟子一直派人暗中保护,他至今没有任何异常,泯与众人。只是,其他几位起势极快,各个都已经成了一方大势。”

“弟子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对他不利?”

陆玄灵摇头道“不会!他是我亲自造就的,当年占据的人道气数最多,就算现在没有任何变化,也只是有意蛰伏罢了,其他四个虽然起势的早,但他们都是垫脚石,给真人做筏子用的。”

李澄献上的这四个人的踪迹,正是当年斩杀狐妖后,人道运数分裂,逃逸而去的四道,他们分别附在了四个人身上,转变为四个人道劫主。

这么多年,陆玄灵早就吩咐李澄,寻找那四个劫主。而最大的一道气数,则被陆玄灵暗自赋予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一直在暗中培养。

时机已经快到了,陆玄灵要去见见那位正主。拿到这四个地址后,陆玄灵隐身飞上天,往河东道并州城飞去。

并州背靠崇山,是个山灵气秀的宝地。

山下集市有一茶寮,旁边有个说书人,只听他竹板一拍,朗朗上口道“话说本朝太祖龙起草莽之前,生于富贵之家,祥瑞百出,不说那天降七彩,甘霖普散。”

“鱼献宝珠,鹤衔瑞枝。更有仙人出现,送下玉玺宝剑、金盔铁甲。这太祖爷首战平英岛,二征琼玉国,三出梁磨山,四定北平都,五攻屠门寨,百般战事,终于打下赫赫疆土。”

一听众立即嚷道“你这不是《太祖英雄传》么?太宗皇帝时,江陵贵胄王朗创此书作,我从小听到大,哪个不知谁人不晓,你说说我们不知道的,要不然今天可别想要钱。”

群众纷纷随之起哄。这大宋帝国太祖太宗文治武功熟为开明,并不忌讳人间意兴创作,只要不是造反闹事,一般都极力容忍。故而国土境内,诗书文风充溢,小说杂曲广传。

记得当时王朗创作此书,立即有翰林院学士数十人联名上告朝廷,问罪其妄议朝政,以民间市井之流,亵渎太祖神威。

怎知太宗皇帝听后,竟不生气,反而令人收集此书,观阅之后,连声道好,说此书乃是弘扬太祖神明之风,大开文彩,何来污蔑一说,并差遣人挑选种种情节,配以曲目即兴表演。

此后,天下文人方知朝廷开明,纷纷效仿,引经据典,创作种种异志小说。连此事也有人一并创作,写出一本《太宗开文记》,还被配乐编词,收入《挽花艺》杂曲经典。

见下方众人起哄,说书人尴尬一笑,招招手示意安静,待众人安定才到“罢了!罢了!连我个说书的混口饭吃都难,大家莫闹,我只说个大家没听过的!”

“要是听得好,不妨赏口饭水,也不枉我一番口舌。话说当年太祖征服琼玉国后,一日闲来无事,随行四人,去中条山游玩,不想遇上雷雨,众人失散。”

“太祖爷竟在山中遇到仙人,送宝剑一把,金盔一套。后单身匹马斗虎狼,杀山贼,火烧蚂螂洞,水淹华氏岩。便是如今我朝定国神器,游龙宝剑、金光神铠。小老儿讲这个故事可好?”

大家纷纷道好,听说书人的说的有模有样,众人入迷,精彩处还拍手大喝。李洪不以为意,笑道“不过是后人以讹传讹罢了,哪里做的真?”

“这说书人也不知是那里听来的故事,安在太祖头上!”刘成却听得精精有味,闻言反回到“少爷不也是求仙中人,怎的反倒不信?看那说书人说的有鼻子有眼,怕是真有仙人赠宝。”

李洪到“我非是不信仙人,只是这老头说的太过匪夷所思,哪有神仙轻易插手凡尘的例子。我虽未入仙门,但也知道仙凡之别,大凡仙人现世,都是变化身形。”

“或作市井游郎或作挑担马夫,隐藏踪迹,行动之间也以凡人手段,不漏痕迹,难寻难觅。再说天下神怪小说不少,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