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那姑子愤愤而去,说是到什么什么丹霞山学道,我师父不识好歹。”
李澄听了这一番话,微微一笑,又问他会什么武艺。
君儿有些自豪之色道“我已学会引气入体,会入深禅定。还会飞鹤剑法九式,昨晚听师傅说,道长本事很大,还要请道长指点指点我!”
正说之时,一灰衣老道已从外面走进来,朗声笑道“你这小子真是口无遮拦,竟然几句把自家底露个精光。”
“小心哪一天,那老姑婆再来把你掳了去。看谁救得了你?”君儿连忙起身,垂手侍立。
李澄道“我到是谁,原来是息竹道兄,恭喜道兄,收得这样的好徒弟。”
息竹对李澄道“此子早历世事,天分聪慧,就是爱说爱玩,见了谁都说个不停。”
李澄却道“稚童之趣,就随他吧。我看他如此纯良,心性通透,你要好生陪炼才是。莫要糟蹋了他一身根骨,对了,他说的那老姑婆是谁?怎么跑到你门里来要人?”
息竹说道“就因他嘴无遮拦!前些年我因你之助,丹元初成,回来就闭关。”
“君儿见我久久未出,就去山里四处乱逛,同那些草儿木儿鼠儿称兄道弟,还领了一个老姑婆来见我。商谈后,我才知她就是丹霞山的素心道人,是南方玄门有名之辈。”
“她见君儿不凡,说是根骨清奇,便上门来同我商量,要把君儿讨走,做她的入室弟子。本来她出身名门大派,比起我等散仙之流,高深出色;若好生说话,还有的商量。”
“只是她话里话外,都说我是乡野散道,参的是野狐禅,修的是蚁蛇术,难等大雅之堂,还白白浪费君儿根骨。你说如此口气,我哪里能忍,焉有给她之理?”
李澄听了此言,心下暗自留意,又是南方那些仙人,不知不觉间,手可伸得真长。
他不动声色道“素云老姑子出身名门正派,一身玄功已入化境,其心高气傲,看不起我等散仙也在情在理,前次上门,估摸是见到良才美质,心动起意。”
“君儿天资本就不凡,小小年纪,已是气通经脉;骨格品貌更是不差。那些眼高于顶的正派高真见了他,怎会不心动?”
“只是,我还听说那素云老道婆性子火爆,此次失意,估计她必定还要来扰。”
息竹点点头,看了看一旁玩的正欢的君儿,叹道“贤弟!我不比你,看你貌似南山里的散仙野道,实则传承深厚,有大家之象。”
“我此生能结大丹,已是到头。只是君儿若就此浪费,颇有些可惜!”
李澄点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息竹喜道“如此,你可——”
话还未出,李澄抬手拦到“先不忙,我算到我的入室弟子另有其人,至于君儿,就让他在你门下,我这里有一本《上元真录》,你可作参考,修成不死之身也不在话下。”
这本经文实则是陆玄灵与姬轩合力推演出的元婴功法,修成之后,元婴可以收到天界感召,最终飞升到天庭去!
几年之前,那个神秘的易元子观想天帝身形,陆玄灵暗中出手,将其元神拉入天界,在姬轩的配合下,上演了一场好戏。让易元子也获得类似此道的功法。
只不过易元子是观想天帝之身,获得姬轩神念加持,修成元婴,飞升天界。而这一本是自修自得,元婴身成后,受天界感召而飞升。
两者一个类似神道,一个类似仙道,本质有些不同!但相同的都是用天界替换了真正的飞升之处,李澄已经暗中将这种方法,以不同的名称,秘密传给了好几个散修。
至于将来有何验效,就要看这些人修持的速度如何!
息竹一听,连忙起身施礼,大喜道“贤弟如此,我定当结草回报。”
盖因修道之辈,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