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枪,气喘吁吁地坐到山崖边的一块石头下面,把疲乏极了的身子倚靠在石头上。
他的心里又高兴,但又感到惊惧,他暗暗地对自己说:“这是我这一辈子头一回打死人!”
这时候,他把着石块,向山崖下面看了一眼。他没有看见那个死了的敌人,山崖下面黑洞洞的。
“我不打死你,你会打死我的!不是我狠,是你们的心太狠了!”他听见有人喊叫他,便一边心里说着,一边走向队伍集结的地方去。
一小群敌人躲进到一个地堡里,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两挺机关枪的子弹,从地堡的洞口里向外喷射着。因为地堡是巨大的石块砌成的,象一座小山,对它,子弹的攻击无效,手榴弹也显不出威力来。于是进行了喊话,要敌人们缴枪投降,敌人们不但不甘屈服,枪弹反而打得更加猛烈,而且不知死到临头地叫着:“七十四师是不投降的!”
“要缴枪到跟前来拿!”
这使得所有的人都气怒得握紧拳头,咬牙切齿。愤慨地喊着:“消灭他们!全把他们打死!”
秦守本、王茂生、洪东才、张德来他们大怒大骂是不用说了,连张华峰班的大个子马步生也怒气冲天地叫骂起来:“老子非叫你投降不可!山头都拿下来了,一个乌龟壳还能保住那几条狗命啦?”
大批的榴弹扔掷过去,在地堡顶上和地堡的周围爆炸着,愤怒的战士们,一个猛扑,冲到了地堡跟前。
“停止!”杨军大喊了一声。
战士们没有听清,怒火燃烧着他们的心和全身,仍然猛烈地攻击着。
“停止!停止!”林平接着喝令道。
战士们有的退了回来,有的伏在地上,停止了攻击。
“秦守本!把队伍带下来!杨军厉声地喝令着。
伏在地堡跟前手里抓着榴弹的秦守本,贴着地面滚了下来,别的战士们也滚着、匍匐着离开了敌人的火力射击。
洪东才班也退了下来。他班里的一个战士,在向地堡冲击的时候,腰部中了敌人的枪弹,倒在地堡前面的鹿寨旁边。
“不打啦?”秦守本气呼呼地问道。
“为什么不打?硬拚是不行的!”杨军瞪着秦守本说。
“不硬拚怎么办?”秦守本咕噜着。
“动动脑筋!”杨军抑制着恼怒,说。
林平接受了杨军的建议,把几个班的班长、副班长找到面前,举行短促的火线上的“诸葛亮会”1。
1“诸葛亮会”是部队中的军事民主会议,它的任务是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林平的眼光在黑暗中向每个人的脸上扫视一下,低声地?
“杨副排长的意见,我同意。我们要想想办法把这个地堡解决,山头已经拿到手,不要为消灭几个残余的敌人死拚硬打!”
“大家想想办法,有意见提出来!”杨军接着说。
《红日》,吴强所著红色经典,描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歼灭国民党部队整编74师的故事。
故事以军长沈振新、政委丁元善所率领的一支部队为主线,环绕着山东战场上著名的莱芜、孟良崮两大战役,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红日》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索。它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的
“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这三次战役中,解放军有败有胜,各具特点,作家的描写也详略得当,各有侧重,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结构上的别出心裁。
《红日》的突出成就,是成功地塑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