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平城外到天津的铁路已经修建好了,一列火车只要两个时辰便可以转移一个大队的步兵,利用火车转移火炮等重装备更加容易。”董良这么说,众人便瞬间明白了。
“元首,可是要向西域修通铁路?但是那可是数千里路啊,如何在短时间内修通?要是时间长了,对西域的战事也起不到太大的影响啊。”
这个事情想起来就无解,众人甚至觉得董良异想天开了,铁路又不是变出来的。
从北平到天津的平津铁路不过两百里,还是花了半年时间才修好。
董良也觉得这件事情很难做,但是又不得不做,他想不到还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彻底解决西域的问题。
其实只要有一条铁路便能够解决,这看起来已经非常简单了。
唯一的困难便是如何将这条铁路尽快地修建起来。
“大家不要将问题复杂化,其实我们可以分解开来,咱们大本营这边的困难是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修好这条横跨东西的铁路。修铁路也不是一家的事情,工部协调好铁轨的生产,交通部提前做好勘察工作,军方这里可以再组建几个铁路工程兵团,增加人力,户部筹集资金,西北军团那边可以利用天山的地理优势将战事给拖住,等到咱们的铁路修通之后,咱们打到沙俄人的老家去。”
不知道为何,大家听了董良的话,心中的那种焦虑感突然间就消失了,这大概就是一名领袖的特殊魅力。
“元首,那么咱们在西北的战事是不是暂时转攻为守?”赵烈文问道。
董良刚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让左季高利用天山的地理优势,守住现在的胜利果实。
没想到董良却摇了摇头:“咱们不是转攻为守,而是要以攻代守。如果左季高能够给抢占伊犁的沙俄军以重创,那么何乐而不为。我所说的守,只是让西北军团不要冒进,不要陷入到与沙俄人拉锯的泥潭中。”
西北的问题解决了,左季高那边负责拖住沙俄人,董良这边负责尽快修通铁路。
只要有了铁路,华族短时间内便可以再派出几个纵队过去。
到时候军粮、武器都不缺,绝对能够让沙俄人吃个大比兜。
西北那边拖住沙俄人的主力,漠北的护卫军也不能闲着。
怒海覆清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