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深邃的目光在缪逸身上停留许久,朝堂之上,落针可闻。许久,他才缓缓开口:“缪逸,你的雄心壮志,朕已知晓。然治国并非儿戏,需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朕允你一地试行,若真能造福一方百姓,朕定当委以重任。” 缪逸心头一震,当即跪拜谢恩。他知道,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是证明自己的最佳时机。 唐玄宗钦点洛阳附近一座名为清河的小城作为试点。清河城虽小,却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正因如此,多年战乱使这里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治理难度极大。 翌日清晨,缪逸便带着缪灵儿和一队精干的侍卫,踏上了前往清河的征程。马车上,缪灵儿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津津有味地啃着酱肘子,嘴角沾满了油渍,全然不顾形象。 “灵儿,你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缪逸无奈地摇了摇头,递给她一方丝帕。 缪灵儿接过丝帕,胡乱擦了擦嘴,含糊不清地说道:“逸哥哥,你说这清河城真的像圣上说的那样,民不聊生吗?” 缪逸眼神凝重,遥望前方:“圣上所言,自然不会有假。此行,我们肩负重任,定要让清河百姓过上好日子。” 数日后,他们抵达了清河城。眼前的景象,比缪逸想象中还要糟糕。城墙残破不堪,城内房屋低矮破旧,街道上行人稀少,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败和绝望的气息。 缪逸和缪灵儿走下马车,立刻被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住,他们伸出脏兮兮的小手,眼巴巴地望着他们,期盼着能得到一些食物。缪灵儿见状,连忙将剩下的酱肘子分给了孩子们。 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缪逸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改变这一切,将会是一场异常艰巨的挑战。 他们在城中寻了一处还算干净的客栈安顿下来。简单的梳洗过后,缪逸便带着缪灵儿和几名侍卫开始了实地考察。他们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疾苦。 经过几天的调查,缪逸对清河城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发现,这里土地兼并严重,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少数地主豪强手中,百姓们只能租种他们的土地,缴纳高额的地租,生活苦不堪言。此外,赋税沉重,徭役繁多,更是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 回到客栈,缪逸将所有情况整理成册,开始制定改革方案。他深知,要改变清河城的现状,必须先从赋税制度入手,减轻百姓负担。 夜深人静,缪逸仍在灯下奋笔疾书,缪灵儿则在一旁为他研墨添茶。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谁?”缪逸问道。 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将军,城中几位乡绅求见。” “请他们进来。”缪逸放下笔,揉了揉眉心。 不多时,几位衣着光鲜的乡绅走了进来,一个个面色凝重。为首的一位老者拱手道:“将军,我等代表清河城的百姓,有事相商。” 缪逸示意他们坐下,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各位有何指教?” 老者清了清嗓子,说道:“将军初来乍到,或许有所不知,清河城赋税徭役虽重,但也勉强维持着城中运转。将军若贸然改革,恐会扰乱民心,引发动荡啊!” 其他几位乡绅也纷纷附和,话里话外都透露出对改革的抵触。缪逸心中冷笑,他知道这些乡绅代表的并非百姓,而是他们自身利益。他们害怕改革会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才百般阻挠。 “各位的担忧,本将军理解。”缪逸语气平静,“但清河百姓生活困苦,赋税徭役过重,这是不争的事实。本将军此番前来,正是为了改变这一切,让百姓安居乐业。” “将军,减免赋税,府库收入减少,城中各项开支如何维持?军队饷银从何而来?”一位身材肥胖的乡绅质问道。 缪逸早有准备,从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