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桃接过药碗,小心翼翼地喂老伯喝了下去。房间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躺在床上的老伯。
老伯昏迷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悠悠转醒。当他睁开双眼,看到床边守候的邬桃和神医时,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我……我还活着?”他声音沙哑,虚弱无力。
“老伯,您醒了!”邬桃欣喜万分,连忙倒了一杯水递过去,“您感觉怎么样?”
老伯 喝了几口水,感觉精神好了许多,“我没事了,多亏了神医和姑娘,你们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邬桃谦虚地笑了笑,“老伯,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老伯 的儿子更是激动得跪了下来,不停地磕头道谢:“谢谢神医,谢谢姑娘,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
神医将他们扶起来,慈蔼地说:“救死扶伤,是我们医者本分,不必言谢。”
老伯 一家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医馆,他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目送着他们远去,邬桃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救治了一个病人,这种感觉,比任何时候都要让她感到满足和自豪。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村民们得知老伯 被毒蛇咬伤,经过邬桃和神医的救治,已经脱离了危险,都纷纷赶来探望。他们带着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还有刚出炉的馒头包子,将医馆堆得满满当当。
“邬姑娘,你真是我们村的福星啊!要不是你,老伯 他这条命就没了!”
“是啊,你小小年纪,医术就这么高明,以后肯定能成为一代名医!”
村民们的夸赞和感谢,让邬桃有些不好意思,但她能感受到,他们的话语中没有半点虚假,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意。这种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觉,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要成为一名像神医一样,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好大夫!
看到邬桃如此努力,神医也倍感欣慰。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医书和一些祖传的秘方都传授给了邬桃,并悉心指导她如何辨别药材,如何配制药方,如何针灸推拿……
在神医的悉心教导下,邬桃的医术突飞猛进。她不再满足于只看一些基础的医书,而是开始钻研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她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雨露,不断充实着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邬桃和胡不归在村庄里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他们常常一起在村口的大树下为村民义诊,邬桃认真地为每一位病人诊脉问诊,细心地讲解病情和注意事项,胡不归则负责在一旁维持秩序,并用他温暖的笑容安抚着病人焦急的情绪。他们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善举赢得了村民们深深的尊敬,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邬大夫”和“胡大哥”。
“邬大夫,我感觉最近总是头晕乏力,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啊?”一位老伯颤巍巍地问道。
邬桃温柔地握住老伯的手,仔细地为他把脉,片刻后,她微笑着说:“老伯,您只是最近劳累过度,气血有些虚弱,我给您开个方子,回去按时服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老伯激动地握着邬桃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目送着老伯离开,邬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救死扶伤的感觉,看着病人因为她的治疗而康复,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快乐。不知不觉间,她对医学的热爱已经深入骨髓,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归,我想,我找到自己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了。”傍晚,夕阳西下,邬桃依偎在胡不归的怀里,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想成为一名像神医一样,悬壶济世的好大夫,对吗?”胡不归轻轻抚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