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先天境围攻致死的原因。再有就是与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若是王朝鼎盛之时,龙气雄壮,便是天仙下凡,也不得造次,可到了王朝末年,龙气衰微,便处处漏风,对于长生之人的束缚也没有那么大,最起码不能让一位长生之人束手待擒。
大阵的开启地点就位于司礼监,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杨吕和谢雉来到司礼监,一路走来,雪地上、台阶上、走廊上,黑压压地到处都跪满了宦官和宫女。司礼监内当值的众多宦官也纷纷跪下行礼,同时心中大感惊诧。被外朝称为内相、内廷称为老祖宗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杨吕出现在司礼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太后娘娘却是从不踏足司礼监的,若是有事,都是几位公公去面见太后,而不是太后亲自来司礼监。
今日太后娘娘来到司礼监,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谢雉的确是第一次来到司礼监,平心而论,司礼监名声在外,真正走入其中,却感觉不出有什么出奇的,实在与偌大名声不符。
司礼监大堂上方悬挂着一方牌匾,只有四字“声闻于天”。与大真人府如出一辙。
不过大真人府的“天”是指太上道祖,而司礼监的“天”却是说帝王了。
走进司礼监大堂,杨吕挥了挥手,吩咐道“你们都退下。”
原本侍立在此地的众多宦官纷纷退下,只剩下杨吕和谢雉二人。
杨吕开启了一道暗门,走入其中, 谢雉紧随其后。
暗门的另一边是一座密室,视野豁然开朗。
在两人的面前,是一座巨大的沙盘,囊括了两京一十九州,除了大小城池,山川、河流、湖泊、密林、戈壁、大漠、草原也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有肉眼可见的气息流动,让人一目了然。
杨吕感叹一声“这是当年帮助太宗老爷修建帝京城的地师所留,天下间独此一份。齐王觊觎多时了,可惜一直到飞升也没能得逞。”
宫廷的规矩,宦官凡提及皇帝,对历代先帝,均以庙号相称。比如太祖皇帝,称“太祖老爷”,宣宗皇帝,称“宣庙老爷”,世宗皇帝,称“世庙老爷”;而对“今上”,则称“万岁爷”。“老爷”二
字淡化了所谓的君臣之别,更能凸显宦官的家奴地位,也显亲近,与外臣截然不同。不过在正式场合和书面用语,还是以“陛下”、“皇上”称之。
谢雉身为真传宗的传人,对于许多密辛知之甚详,不由眯眼望去,目光最终落在沙盘的帝京城位置,此时的帝京城中有几个巨大的光点重叠在一起,光芒几乎遮掩了半个帝京城。
杨吕轻声解释道“一个光点就是一位长生之人,如今的帝京城倒真是‘卧虎藏龙’。”
谢雉冷哼一声,说道“杨公公,快些开启大阵。”
杨吕点点头,一抖大红袍袖,从袖口中依次飞出六枚印玺。
正所谓天子六玺,分别是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皆是玉螭虎纽,以武都紫泥封之。
六玺功用各不相同,凡封诸王公侯及百官用皇帝行玺,凡赐诸王公侯及百官书旨用皇帝之玺,凡兴兵征战用皇帝信玺,征召大臣用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务用天子之玺,事天地鬼神用天子信玺。
大魏武德十一年,穆宗皇帝驾崩于西苑的烟波殿中,当时太子年仅十岁,注定难以执掌朝局,故而穆宗皇帝遗命以内阁首辅张肃卿为首的四位内阁大学士为顾命四大臣,辅佐幼主,同时为了制衡顾命四大臣,穆宗皇帝又命司礼监和印绶监将天子六玺交予皇后谢雉掌管,一应诏命圣旨,必须有玉玺加盖,方能生效。
其实这六枚印玺不仅仅是象征着权柄,也是开启大阵的关键钥匙。当年穆宗皇帝是把大阵交给了谢雉,让儒门深以为憾。
杨吕一挥袍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