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轮回! 常二在生时一直在衙门旁讨生活,干的是配药、抓药,看伤病人为主的营生。 往来的是衙门行刑的差役,打官司的家属,接触的也多是衙门官司行当的事。 却没料到他身故之后,家里人竟然走起了这样的老路,也因他之事打起了官司。 “打官司可不便宜啊——” 武少春叹道。 常家人既然对常二生前的事了如指掌,那也应该知道打官司要耗时耗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是不便宜,五嫂家里的地也卖了几亩,还不够呢。” 刘三爷道。 提及卖地,常五嫂旁边的那男子脸色立时暗淡了下去,眼中隐隐流露出不快之色。 草棚内的其他几个披麻戴孝的人也十分不安,其中一个妇人更是双眼通红,听到此处情不自禁拿手捂嘴,强忍哭声。 赵福生的目光落到那两盏白灯笼上,只见那灯笼的下摆各系了两条艳红的绳子。 惨白之中挂一点红,这种截然相反的色调带来的不是喜庆,而是令人格外不安的诡异。 “那不够的咋办?”孟婆叹了一声。 其实从灯笼上挂的红彩、哭泣的女人,还有先前陈母说过的话,孟婆已经猜到了端倪。 常五嫂冷笑: “不够自然有不够的办法。” 她在常家积威甚重,这样一说,那男人的连忙瞪了哭泣的女人一眼,女人转过了身去。 “反正凑了银子,非要讨回这个公道不可。”常五嫂恨恨的道。 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赵福生是旁观者,听常五嫂、刘三爷提及这桩事,心里已经有了谱,猜到了常二的岳父兼师父估计是个摊上了事儿的倒霉蛋,凭白无故沾惹了一桩官司。 遇上常家这样死活要跟他斗到底的人,这杨开泰恐怕要脱一层皮。 她心念一转,接着再问: “老前辈,你家二儿既然早前在金县做学徒,也就是说此地距离金县是不远的?” 常五嫂点头: “我们是金县治下的庄子,名为五仙观——” 张传世闻言咂舌: “我的个乖,这名字太大了些,也不怕压不住。” 刘三爷笑道: “我们村出了好些能耐人,二娃要是不死,那也是大大的人物呢。” 常五嫂又开始哭自己苦命的儿。 “此去金县大约有多远距离?”赵福生再问。 刘三爷就道: “不远,若是步行前往,约三十来里路,若是脚程快,只消走上四个多时辰就到了。” “……”张传世一听要走四个时辰,顿时面色惨白,嘴快道: “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啊?” “这个时节路不好走,还有一个方式就是坐车,但山路不好走,也快不到哪去,只是少费些劲。”刘三爷老实说道。 “你们这五仙观可有人借车?”赵福生说到这里,心念一转: “租也成。” 她这样一说,刘三爷倒面露迟疑。 他回头看了常五嫂一眼,常五嫂抹泪的动作一顿。 “我家倒有牛,可以套车进县——”她说道,“我家的牛车不租不借,但是——” 常五嫂说到这里,顿了一顿。 赵福生听出她言外之意,顺势问她: “那老前辈不知有什么用得上我们帮忙的?” “我们正好明儿要入县一趟,缺些人手帮忙,我看你们这些人中有膀大腰圆的,不知肯不肯帮我们出个力。”常五嫂就道: “如果你们答应,正好就一起入城。” “你说来听听。” 赵福生爽快的应承。 常五嫂道: “我们去县里有些事,要收一笔款子,对方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