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主公府缺乏直接管辖的部门,导致任命滞后,行事无章,极为混乱。因此,属下参照大隋六部,结合万民城现状,特别设立了民部和工部两个部门。”房玄龄边说边解释。
许牧闻言,面露难色,叹道:“这两个部门可以增设,但我们……缺读书人啊。”
连你都是我刚拉拢来的,许牧心中暗想。
“这一点属下早已考虑周全,主公不必担忧,两部的主管,暂时由属下兼任。”房玄龄挺直腰板,沉声道:“待主公找到合适的人选,再行更换。”
许牧眼前一亮,看来老房是真的对万民城死心塌地了。
这么拼命,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
“行,过段时间,我正好要去洛阳一趟,到时候从洛阳城里挑些能干的读书人,绑回来!”
许牧点点头,既然老房愿意暂时代理,那这个机构可以尽快成立,早日运作,提升效率。
房玄龄惊讶地看着许牧,不解他为何要去洛阳。
但他刚加入万民城,对于主公的决定,不便深究其因。
顿了顿,房玄龄接着说:“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主公府里缺少小吏,文书往来传递无人负责……”
其实昨晚,房玄龄就隐约有些后悔了。
他发现自己的这位主公,真是个大坑……
难怪那么爽快地让他当这个总务司的头儿。
这职位几乎等同于主公府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继续阅读!
但深入了解后,他才明白,他确实是一人之下,不过……在这两人之上,唯余清风与月光。
市政规划司的领地内,仅有的臣子便是老练持重的老杨与经验丰富的老来,二人并肩而立,犹如苍茫天地间最后的守望者。
面对房玄龄那洞悉一切的目光,许牧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忐忑,嘴角勉强勾勒出一抹苦笑:“房兄啊,能者多劳嘛,这些小吏的问题,我深信你有妙策应对。若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麻烦你多费些脚力,亲自走一趟了。”
房玄龄闻言,脸上掠过一丝无奈,却也只能报以沉默。
摊上了这样一位主公,房玄龄自是别无选择,唯有苦笑。随后,他提出的各项建议均被许牧爽快采纳,唯独小吏的人选问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罢了,这几日我亲自去城外寻觅几位略通文墨的百姓,手把手教导他们吧。”离开许牧的房间时,房玄龄心中暗自思量。
他并不知晓,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难题,已困扰了许牧足足两年之久。
并非许牧不愿解决,实乃一时之间无计可施。
小吏的基本要求,至少需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则文书传递、事务记录、政令宣读乃至印鉴管理皆成为空谈。
然而,经过一番详尽的调查,许牧几乎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他不禁自问,究竟是何因果,使得万民城中数万百姓,识字者寥寥无几,识字率低得令人咋舌。
更甚者,那些少数识字之人,多数已被他委以重任,如农书机要等关键岗位的负责人。至于额外所需的小吏人选,却如同海底捞针,难寻其踪。
于是,许牧不禁感叹,在这乱世之中,读书人真是稀缺至宝。当然,这也与他长期隐居深山,与世隔绝不无关系。
能在深山附近流离失所的,多半是贫苦的农民,而那些稍有学识的,往往眼界开阔,不会轻易涉足这等荒僻之地。
“但愿房兄能有良策破解此局,否则只能待我从洛阳归来再作打算了。”房玄龄离去后,许牧轻轻摇头,心中默念。
今日,万民广场首层即将正式启幕,同时,也是他检验范逐能力的关键时刻。
若范逐能顺利通过考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