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张高兴同志。” 见到张高兴之后,市视察总署长不可思议道。 他本以为对方至少得是三十几岁知识广博的知青吧,才能搞出雕花樟木箱这样艺术品的东西来。 “没想到你年纪这样年轻,听说你还是大学生,真是年轻有为。” 张高兴,朱厂长,刘副厂长等人都是“……” 瞪圆了眼珠子。 这到底是来找麻烦的还是来夸赞人的?! 这画风怎么突然跟之前那位视察署长不一样儿了。 “你们都出去吧,我们跟张高兴同志谈一谈?”市视察组总署长道。 朱厂长,刘副厂长等人都出去了。 “张高兴同志,你是哪一年考入大学的?” “七七届。”张高兴答道。 “那就是高考恢复的第一期学生了,什么专业?” “经济学专业。” 张高兴如是道。 “哦,是学经济学的,不错,那接下来我们的谈话我想你应该更能容易接受了。” “请领导指示。” “张高兴同志,农村责任承包制展现出巨大的活力,这大家都看出来了,工厂进行承包,那么是不是说明也有着巨大的活力,将我们神州大地的经济激活?” “我认为是那样的。”张高兴笃定道。 对方笑着接着道。 “我们都知道改革的第一炮是农民兄弟先打响的,小岗村的承包责任制,交够了集体的,剩下自己的,一举脱贫,赢得国家的首肯后迅速推向全国,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农村稳住了,国家必然是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必然涉及国企改革,集体工厂改革这些不能回避的中心议题。” 张高兴点头。 事实胜于雄辩。 “农业承包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所以很多人也立即用承包制来提高国企的积极性,事情是这回事情,但是这不能立即。” “不能立即,不能操之过急!” “早点彻底改革不更好吗?”张高兴疑惑道。 “因为那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我们国家多年来受帝国主义封锁,国企严格来说并不像一个企业,因为企业的生产原材料都是由上级部门直接划拨,生产什么由上级规定,生产出来的产品统一安排,国企是国家机器的一个个螺丝钉,执行好国家下发的任务和指标,我们是集中稀缺的人力物力,制造一批满足生产建设的工业产品,我们的国企完全没有市场意识,如果立即贸然全然变化,那会是什么结果……” 张高兴突然想到了联盟苏的可怕结果,那就是因为联盟苏的领导人经济改革全然放开,一下子造成整个经济崩塌,整个乱套。 总署长意味深长地再次道“78年改革开放,政策松动,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和四个现代化上下功夫,一种求变的氛围席卷全国,但是我们的政策是稳字当头,稳中求变,国企改革和集体工厂的承包是一步步来的,作为大学生,你也是国家干部,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了。” 想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联盟苏拖垮显示了神州大地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审慎与智慧,这些道理前世张高兴没想过,但是如今作为经济学的大学生,已经念了几年大学了,这些问题加上前世的一些先知串联在一起,仿佛整个念头通达,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情。 为什么是在偏远的南方画圈圈,因为这是对城市改革的慎重,在最边远的南方积累下经验。 “你明白了什么?!” 犀利的眼神,张高兴并没有躲避,而是不卑不亢地迎上。 “城市的改革需要一步步来,国企,集体工厂的改革复杂性不同于农村……需要考虑进程” “你说的不错,现在政策措施是放开部份企业自主权,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则,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在十几年里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一部分国企开始放权,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不再只是一个部门螺丝,一些国企开始有了自主权,国企和集体产业改革已经开始。 但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个步骤,一步步来,如果冒进,个人是浮躁,迷失不说,可能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