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他们会自己将封地的管理权奉上。」
「哦?倒是有些意思,详细说说。」
赵暨眼睛微微一亮,当然,只是微微一亮而已。
嬴无忌笑道:「方才我也说了,如果能腾出来一千实缺,大黎学宫必能建成,届时将官位分配交给各夫子联手准备的考试。我们将学子分为普通学子和亲传学子,名义上为官机会均等,但谁都知道亲传弟子做官几率更大。
我们就给那些小族亲传弟子的名额,只要他们给朝廷奉献一个实缺,就能得到两倍甚至三倍的亲传弟子名额。届时我们再暗中散布一些魏韩杀伐论,想来应该会有不少小家族愿意这么干。
不但如此,甚至可以通过地势,让他们成为我们从魏韩两地吸纳流民的管道。」
「倒也不错!」
赵暨神色稍缓,大黎鲜有对外用兵,但其实国内的兵也不是一直闲着。
已经有不少小家族,已经消失在了三大家的倾轧之下。
只要学宫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威信建立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与其守着不知道能守到什么时候的封地,还不如换更大的前程。
如此许诺,应当有不少小家族愿意,而且异地做官,能很快将他们封地彻底收融。
分化拉拢之下,王室面临的压力,的确能降到最小。
但……
赵暨揉了揉眉头,终于忍不住了:「所以,这一千实缺,你让孤去哪拿?」
这才是根本!
如果嬴无忌再拿着这一千实缺各种建空中楼阁,他不确定自己不会打人。
嬴无忌没有回答,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父王!之前你想着赵土改制,从而将魏韩两土的流民都吸引过来,土地够么?」
赵暨眉头微皱:「若铁制农具普及,定然不够!」
大黎冶铁工艺,在天下诸侯中也处于领先地位,曾经放开过一段时间铁制农具,试图提高粮食产量。
结果后来发现,拿到铁制农具的百姓,不但没有更加积极地从事公耕,反而更倾向于自行开垦荒地。
这引起了贵族的警觉,所以飞快下了铁器禁令,更是对私田极力打压。
这也就导致了,明明普及铁制农具,能让一个人耕以往数倍的田。
却依旧没有放开铁器,因为一旦放开,贵族的利益是削弱的。
包括赵氏宗室也是如此。
各国变法,究其根本,就是土地的问题。
法家之中,又有各个学派,彼此之间理念不一,但万变不离其宗,废除世卿世禄,改革土地问题,这两样是绝对不可能变的。
赵暨此番推行变法,必然会招致宗室不满,但已经做好在宗室里杀人的准备了。
只不过铁制农具普及,耕地的上限肯定会提升数倍,如果只在赵土变法,土地定然不够。
「那……」
嬴无忌终于露出笑容,手指落在桌上地图的一处。
「狄国!」
赵暨惊呼一声,双眼精芒大盛。
犬戎在西,狄国在北
。
恰好,赵土就在黎国最靠北的地方,赵氏宗室发展的重点也一直都在北方,胡服骑射也是借鉴了狄国的骑兵。
两国交过不少次手,赵氏也获得过不少好处,但大多都点到为止,并没有想着移民定居。
因为狄国骑兵一直不弱,单纯引导流民占地,就是给狄国送人送粮食,想要占地必须至少建三座城守住险要区域,但建城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把狄国打服,二是建城需要花海量的钱。
对于赵氏来说,不论想达成哪个条件都不容易。
钱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