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绕人的。
也不多想。
等到了时间九点半,郭得刚说完一篇书的时候,轮到孩子齐云成上场。
他这一上去同样是掌声雷动。
鞠躬起来望着观众们给出一个定场诗后,慢慢开口。袌
「谢谢各位,刚才我师父说了一篇书,我估计又得挖坑了,我呢尽量的说完一个故事。
不过也是很感慨能过来开办这么一个场子。
这并不表明我能耐有多大,只是向各位汇报汇报我会的东西,我也算是打小学习的曲艺,不知道学的怎么样,请您各位多担待,学生以后定还有进步的地方。」
「之前唱的大鼓倍儿好!回头我去鼓曲社听听去。」
听见演员的声音,大礼堂有大老爷们不客气的喊出一嗓子。
他一喊,其余人更是如此,对于齐云成这种状态,观众只可能捧,因为每一场演出都不马虎,踏踏实实卖力气。
尤其今天。袌
三门演出,怕是当年他师父也没有怎么干过这种。
到底是爱徒弟,给徒弟捧到这种。
当然若非实力在这,那怎么捧都捧不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
显然他齐云成有这个本事。
更受观众认可。
不光那些女生,那些被鼓曲吸引回来的老观众同样如此。
「谢谢吧,谢谢您各位捧我!学生感激不尽,能做的不多,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在舞台上卖卖力气。袌
而咱们因为时间关系,就闲话少说。
今天咱们说的这个书叫什么呢,学徒我直功直令、规规矩矩地给您奉献上一段《金刚经》!」
嘡!
醒木再次拍下,齐云成望着下面浩浩荡荡的两千位道,「您各位可别误会,不是我在这念经啊,书的名字叫金刚经。
什么时候的故事呢?明朝嘉靖四十二年,这一年吴忠地区天气不好,百姓们受了连累,几乎是颗粒不收。
天儿一会儿旱一会儿涝,完事儿又闹了蝗虫。
一时间家家户户为了吃饭着急,那么说咱们的故事具体发生在哪呢?列位,洞庭山有一个洞庭寺。袌
这个寺庙里边,大和尚小和尚不少人了。
您各位也知道庙不是企业啊,不像其他做生意的,庙里面得吃饭啊,到这会儿要了命了。
米不够了。
大和尚、小和尚、老和尚、胖和胖、瘦和尚坐在一块儿开会。
怎么办啊?咱们上哪弄这么些米去……
……」
舞台上齐云成眉头紧皱扮演着和尚们发愁的模样,而这一个故事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没饭吃,寺庙把自己最宝贵的白居易手写的金刚经拿出来抵押给山下相国家换米吃。袌
之后又因为金刚经发生不少事情,直到最后兜兜转转又归还到寺庙的事情。
结局是个好结局,但不像一般故事有太多的矛盾,可不乏引人入胜。
所以大礼堂的观众们听下去同样觉得有趣,而越听越还入神,气氛比演唱大鼓的时候还要好。
感受到这一点,齐云成一边说一边内心苦笑,没办法,鼓曲真是那种状态。
哪怕也在说一个故事,奈何是要高雅那么一些,并非平白直叙的讲。
这一点郭得刚也瞧了出来,气氛肉眼可见的要比鼓曲好,鼓曲是小部分人在互动,评书一说,几乎全部人在听。
看来路还挺长,但一直走不会错
。袌
至少不能让这门夕阳曲艺彻底失传,一代代传下去便好。
留一个火种在,说不定那一天会燃起大火。
不过正看着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