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拿长期,总觉得自己可以全仓股票手还不抖,在这些人看来买什么债券、商品和黄金是很蠢的行为,因为傻子都知道只要能拿得住股票,收益滚个三十年,秒杀其他所有投资品。
但说实话,上雪见过的,身边能长期拿住股票十年以上的,只有一种人。Wω.㈤八一㈥0.CòΜ
这种人就是手里的股票是自己工作公司发的股票,比如限制性股票或者股票期权,他们非常了解公司,并且股票拿过来的成本很低,或者干脆股票就是个期权还没到手,这些人中的不少人都在硅谷工作,刚拿到手的股票如果短期卖了,那税真是贵到死,所以他们能沉住气。
目前我见过的这类人个数,用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其他的大多数人即便是拿着自己公司的股票,但还是忍不住要往外卖,告诉上雪不能把身家性命都压在一个篮子里,然后转身就买了其他公司的股票和国债……
你们可以问问自己,究竟自己有没有拿过一只股票十年之久?你周围有没有人买入某家公司股票后真的十年没动?
很多人都想成为巴菲特,因此他们去学习巴菲特,学的都是招式和技巧,学完后就以为自己肯定可以复制巴菲特,《雪视角》里还有读者总对上雪写定性的心态分析无感,反倒是那些定量的公式和方法他们认为才是有用的。
真的是这样么?
跟巴菲特一样会选股的投资牛人非常多,学习了巴菲特的建仓和卖出策略的人也很多,你们《雪视角》学到这里你们也会了大半,但为什么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巴菲特?
巴菲特之所以称为了巴菲特,之所以在投资界被奉为泰斗,被称为股神,是因为他做到了人类极难做到的事,是因为他的那份惨无人道的坚持。
从这个意义上说,定性的心态分析没有用么?
如果这些都没有用,那么我们拿什么慢慢培养自己的定力?
如果你们没有定力,又怎么能保证股票未来的长期高收益和你们有关系呢?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假设我的一个邻居全仓某新能源汽车公司,告诉上雪他马上就要暴富,然后第二年这家公司股价跌了将近一半,他为了暴富坚持不卖,到了第三年,股果然涨了100,但是他暴富了么?
并没有。
他刚刚回本,不亏不赚。
但如果他今年不是全仓股票,而是拿着一个债6股4的组合,第二年股票部分损失50,给组合贡献负收益为:
债券部分涨了5,给组合贡献的正收益是:5603。
第二年年末我邻居组合的总收益为:20+317。
当我们知道第二年股票涨了100回到了原位,我邻居的股票部分不亏不赚,但是债券依旧涨了5,给组合贡献了3的正收益,两年加起来组合总收益就是6。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投资三年,全仓股票有可能不亏不赚,但是做一个债6股4的组合却可以获得6的正收益。
所以,懂得如何做组合,做资产配置,比你们全仓股票能赚得多得多得多,如果做资产配置仅仅就是为了降低组合波动,平滑收益,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基金经理都做混合型基金产品了。
巴菲特中仓股票的同时也不忘买债以及持有大量现金,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不能一次又一次在危机中充当救世主。
想加入《雪视角》读者群和上雪以及其他小伙伴一起学习的可以手动加群,群号见本书简介,加群时请注明是《雪视角》读者。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