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先生(1 / 2)

朝秦沐暮 沐云岚 2335 字 2020-11-06

江村邻里和睦,远近皆知,可论起江村才杰,却是寥寥可数。

村里略有积蓄,孩子又有心进学的,也多是送到县上求学。然而,能坚持下来的甚少,努力过却始终跟不少同窗进度,渐渐的,便去得少了,直至最后辍学归村。

村长此举,对村民确是好事一件,问题却又随之而来。

识字的不难找,良师却难寻,以低廉的薪资聘一位良师,更是难上加难。

有才之士,多向往学子云集之地,江村一无学子声明,二无优厚报酬,这事办起来实在太难。

若是随随随便给村里的子弟寻一个先生识字,也不是不行,然而村长心中总有些不得劲。

村长在屋内踱步,家里的老太太实在见不得儿子这般忧虑。

“你这又是遇上什么事了?”

“村里得了一头野猪,在镇上卖了,换了些银钱,儿子承诺大家,用这些个银两为村里请一位先生。”

“这是好事啊,有什么可思虑的?”

“识字先生容易找,难得名师啊。”

“原来是这事啊,哎,这有什么好烦恼的。”

“母亲,您有什么法子?”

“你说,若是田里的庄稼收成不如去年,这粮食还要不要收割?”

“自然是要的,这可是救命粮啊,有总比没有好。”

“你看,一样的道理,村里之前可有过先生?”

村长摇头。

“既是如此,这先生能请自然是比没有要好上许多,银钱有限,我们就尽可能地找到最合适的,至于那高不可攀的,咱们也肖想不得,又何必在意呢!”

村长若有所思,终还是一声叹息“也罢。”

老太太倒是笑了“儿啊,凡事尽力就行,切忌与人攀比,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得不到的,即便再好,也不能为了它而影响了自己的日子。”

“母亲教导得是,儿子这就去寻个合适的。”

村长这边的动作,江暮瑜毫不知情,此时,她正在屋里学着刺绣。

大户人家学刺绣是培养才能、修身养性,江暮瑜却是为了糊口。

每次上山,江暮瑜总是有些收货的,她甚至怀疑上天是不是格外厚待她,否则,经年的猎手尚不能保证没次都不空手而归,她却能做到。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她一个女孩子,不能频繁地靠打猎为生,可日子总得过下去。她的年岁尚小,除了地里的活,也没有其他能糊口的手艺和能力,也就这刺绣,不看年龄,单看绣品的手艺,她便琢磨着练练,日后也是一门生存的技能。

只是,太好的布料她买不起,只能用破布来练,下针也是格外仔细。

她一个小女孩,自学成才是极难的,多亏了村里一位在县上当绣娘的姑娘愿意指点一二。

磕磕绊绊学了一段时日,如今,也能绣出些简单的图样。

“小瑜儿,在吗?”

闻声,江暮瑜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走出院子开门。

“哎,大娘,您怎么来了?”

“今日当家的跟着去了县上,买了串糖葫芦,给你拿两个来。”

“大娘,这怎么行,您家里还有两个小的,还是留着给两个弟弟吧。”

“两个皮猴子,不能惯着他们,你拿好,我家里还有事,先回去了。”

两颗糖葫芦,连着葫芦串,搁在江暮瑜掌心格外烫手。

这些年,诸如此类的场景不知发生过多少。

江村村民之间不是没有矛盾,都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来没有过大规模的冲突。江村邻里之间,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和睦。甚至,对于村里的下一代,无论是谁家的,总是多上几分关爱。

这种关爱,不同于纵容一般的溺爱,而是真正来自长辈期待晚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