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庄学习了一年,又转到了洺山书院学习了三年多的那些孩子们,现在他们大多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了,在这个时代,都已经被大家当成了大人来看了。
按照于秋给他们教导的课程来看,他们差不多有了后世初中水平的认知,而且,由于接触到的事物比较多,他们掌握的技能,远非后世在父母照顾下,在学校读书悠闲的孩子可以比例的,等到明年,他们差不多就可以走上夏国的各个管理岗位了。
当然,今年只是三年小旱的最后一年,也是夏国推动防止蝗灾的一场预备练习,明年,才是大旱,并且爆发全国性蝗灾的大灾年,大家所承受的挑战,才更加大。
在夏国忙活着宣传如何防止蝗灾,组织春耕的时候,伊凡终于回到了他离开一年多的拜占庭帝国,可能是这一年多君士坦丁堡附近的战火烧的太猛烈的缘故,这里已经不复往昔的繁华,更多了几分萧索。
在进入了皇宫之后,伊凡直接找到了希拉克略,并且,跟他说了整整一天一夜在夏国的所见所闻。
因为,这些东西,也是希拉克略现在最感兴趣的东西,他很想知道,夏国的坦克战车,为什么可以在地面上这样横冲直撞的碾压一切,很想知道,那些在空中飞的气囊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据说,在碎叶城那边,还有一种更大的可以在空中飞的飞艇,只是那属于维和部队紧急救援用的,根本不会到几千里之外的君士坦丁堡这边来。
而说到这维和部队,希拉克略就有些牙酸了,据说,他们进驻到碎叶城那边之后,就一直在收拢里海和黑海附近那些被战火摧残的难民,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收拢到了不下五十万人,这都抵的上拜占庭治下两三个属国的人口了。
而且这些人都在他们的规划安置下,种起了夏国的高产作物,开起了矿,冶炼起了铁,不仅能自己养活自己,还开始在当地大规模的搞起了建设。
现在,碎叶城就像一块磁铁,不断的在吸收战乱地区几千公里范围内的百姓,甚至是一些不愿意拿起刀枪到战场上拼命的逃兵。
这让早就已经知道人口就是财富的希拉克略很是担忧。
而更让他郁闷的是,他发现,自己不能拒绝伊凡和夏国的外交官签订的那些条约和达成的共识。
苏伊士运河要挖,码头要建,银行要允许他们夏国开,纸币要认可,还要允许他们派驻一定的人手到境内做防御……
不然,他们可能面临被波斯人攻入君士坦丁堡,亡国的下场。
所以,作为一个聪明的大执政,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应该说什么,如果让希拉克略看到做了这些事情的好处,他们的心里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夏国,向来喜欢与能够跟自己互利共赢的国家合作。
当然,他其实不知道,所谓的互利共赢,其实都是短期看上去他们能够得利,中长期,却是夏国在得利。
于秋先收了波斯人八十万金币,答应不出兵帮助拜占庭帝国,他确实做到了,也心安理得的将八十万金币收入了怀中。
只可惜,希拉克略为了取得胜利,策反了西突厥的两个大部落,遗憾的是,反击的时候没有尽全功。
而这个时候,大食人冒出来了,为了通过外交,让夏国阻止大食人和波斯人联合到一起,伊凡答应了现在他呈交给希拉克略的所有夏国提出的条件,同意夏国剿灭西突厥叛乱的两大部落。
这就导致了,最终他不得不花三十万贯,请夏国的军队到拜占庭帝国境内剿灭那些失去了头人的西突厥叛兵。
当然,事实上就是,夏军在拜占庭帝国境内走了一圈,把统叶护推了出来,允许那些叛兵投降回西突厥放牧,几天时间,这些叛兵们就一窝蜂的赶过来弃械投降了,因为他们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