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钱而已?(3 / 4)

很不好搞清楚和点算呢?”

李渊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那营业员顿时就拿起了自己柜台前的一个刊着钞票的木框道,“钞票,就是我们夏国银行用来解决这么多种金属货币不好分辨,携带,点算和储存困难的问题的。

目前发行的钞票,有分票,文票和贯票三大种类,它几乎可以解决所有钱币分辨,携带,计算不易的问题,最高面值的贯票,一张就是一千贯,完全替代了原先的不记名存票。

至于万贯以上的交易,则是用支票,这个,几乎没有什么限额。有了这些纸钞在市面上流通,就会大大的方便大家交易,从上个月正式推出,它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好评。”

李渊的智商不低,已经有过一次在零食店花钞票结账经历的他,当然不难理解工作人员所说的意思。

但是,他仍然觉得,用真金白银和铜钱,跟夏国银行换这些纸片子,有些不牢靠。

当然,这个问题,他跟一个银行柜台的小员工也掰扯不清楚,回头要好好跟于秋谈一下才行。

银行的员工并没有因为李渊问了半天,却没有办理任何业务就走了,而鄙视他,事实上,过去的大半年里,她在柜台前做的最多的,就是这种解释工作,一种新鲜事物的诞生和发展,总是要经过一些时间才会被人接受的,包括钱这种大家日常要用的东西。

只是,让李渊不知道的是,夏国发行钞票,根本没有经过他的同意,而且,有了之前的不记名存票让大家见识到了用纸质货币的好处,又有夏国在几乎所有城池销售货物的商贾的接受认可,纸币一经推出,流通的就非常快,长安从四月初开始推出,到目前为止,就至少已经兑换发行出去了三百多万贯,每天都不少于十万贯,要不了多久,两市流通交易的,可能就都是这种纸钞了。

出了银行,李渊很快就在武安县的街头花钱花上了瘾,包括他的十多个妃子和儿子们。

拿钞票买东西,确实是方便,关键是,这边有太多他们想要买的东西了,而这边各个商铺的商品,都是明码标价,还给钱就能拿走,服务员个个都态度很好,比在长安的购物体验要好的多。

所以,朱荣他们的边斗车有用处了,给李渊他们一家子拉了好多东西。

其实他很想提醒李渊,这些东西,在京都有,而且,种类更丰富,甚至还有送货上门的服务,他们大可以不必在武安县买,但是,为了武安县这些刚刚开始经商没多久的百姓们的利益考虑,他还是将话给憋了回去。

午饭后的采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李渊没想到,一个县城,居然有近千家铺面,售卖几乎所有种类的商品,腿走的发酸的他不得不找地方歇歇了,很快,他就来到了一个有坐,并且有免费茶水喝的地方,县衙。

没有关中各处县衙的威严霸气,也没有那么多值守的衙役,县衙的门口,不过是挂了一块木质的牌匾,而各处理政的机构,都有一个独立的院子。

李渊本以为距离大门最近的第一个挂着议政院牌匾的院子,应该就是这武安县的县令办公的地方,正好这里也聚集了很多人,可能是县令在审案办公,可谁知道进去了之后,他看到很多人都是坐在长板凳上,嗑着瓜子,吃着水果,真正聊天,而且有男有女,有年纪大的,也有年轻的。

“这是?”

李渊诧异了一句,顿时有人看向了他这边。

“您老也是来议政的么?来来来,您年纪大,您坐前边。”

大垸正中间一个看上去像是讲台的木桌后面,站着一些穿着长衫的年轻人,他的胸口,挂着两颗银质的徽章,李渊知道,这是夏国县一级的官员,他看到了李渊进来之后,很是热情的招手让他向前坐道。

李渊一边在众人的注视下向前走,一边打量着那个嘴巴上连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