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执政联盟成立(2 / 3)

李唐这边有新增。

夏国依旧是四名议员,占联合执政联盟议会四张表决票。

李唐则是因为倭岛,大小琉球,党项诸部和吐谷浑旧属的人口增加,总人口数量达到一千三百五十万以上,增加十四名议员,加上三名基础议员,就达到了十七议员,占联合执政联盟十七票。

高句丽没有什么变动,依旧是八名议员,占联合执政联盟八票。

突厥三大汗国和吐蕃,新罗,都是四名议员,占联合执政联盟四票,百济国,则是只有三名基础议员,占联合执政联盟三票。

首轮的集体会议,所有产生的规章制度,都有于秋这个大家公推的盟主发起,所有议员共同投票决议。

很快,各国就将议员的名单递交了上来,除了高句丽存在争议之外,其它各国,都是早就拟定好了的。

于秋早就对高句丽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估,并且做出了应对方案,那就是由其它已经确立了议员的成员国议员,投票来确定高句丽国内有争议的议员名单。

“大家都知道,我们联合执政联盟,推举议员到联盟内来议政,主要是想解决各国的生产生活,商业经营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掌握了专业领域知识的人共同参与进来。

所以,我希望大家根据他们的履历,特长,来投票决定他们是否能够成为联合执政联盟议员,或者备选议员。

按照我之前拟定的细则,如果各国推举的议员,不能胜任联合执政联盟议会的工作,我是有权利要求退换议员的。

所以,即便是落选了,你们也将会是备选议员,各国,也都应该选定一些不同行业的人,作为备选议员。”在主席台上的于秋缓慢的将这段话讲出来之后,台下顿时一阵嗡嗡嗡的响声。

很快,已经被选定为联合执政联盟议员的人,就举手发言表态了,其中,作为李唐的首席议员的李世民,率先道,“我唐国全体议员支持盟主的提议。”

“我们薛延陀……”

“我们吐蕃……”

“也支持盟主的提议……”

见到其它所有国家都表了态,高建武和渊太祚,便只好将他们所有提议的十六人的履历表,递交到了于秋的手中。

很快,所有国家的议员,就根据这些履历,开始勾选自己认为可以加入议会的高句丽国议员的名单。

当然,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跟着于秋的选择在选择,最终,由高建武推举的八人中,于秋留下了五人,加上由渊太祚推举的八人中的三人,算是即给高建武留了面子,又给渊太祚适当的做了一些争取。

至此,九国,五十二名议员全部诞生。

而这些议员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表决,是否同意新申请加入联合执政联盟的八国加入。

这也基本上是走一个过场,只要于秋举手同意的,大家都会举手同意。

很快,超过了五十万人口,没有达到一百万人口的林邑国,就增加了四名议员到议会之中,龟兹,于阗,高昌,小勃律四国,则是只增加了三名议员,吐火罗,西突厥,可萨汗国也都增加了四名议员到议会之中,致使议会的总议员数量达到了八十人。

这些国家,基本在早前几天,就已经看过了于秋为联合执政联盟起草的总章程,现在,这些章程中的规条,于秋也要拿出来公开的走一遍过场。

首先,于秋提议,所有议员集体宣誓,在联盟内,所作所为,一心为公,为所有成员国的利益着想。

而等所有议员跟从于秋宣誓完毕之后,他就开始按照事先拟定的章程,提议大家表决第一项规定,那就是联合执政联盟所有的公文,会议用语,都将使用汉字,汉语。

这一项所有议员很快就全体举手表态通